2017年12月10日,由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太和智库联合主办的我国首部《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书由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光明日报理论部原主任、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李向军教授,太和智库总编辑王晓波先生担任主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印刷出版。
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前驻会副主任顾伯平,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金泽,《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建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研究院院长沈湘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杨生平参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论坛讨论。原国务院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原主任、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李向军,中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陶立坚、科研部副部长彭忠益,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胡彬彬等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太和智库秘书长伊迪主持,太和智库副理事长、总编辑王晓波代表发布单位发布成果。
顾伯平主人高度赞扬了胡彬彬教授团队长期坚持不懈从事传统村落研究的敬业精神与突出贡献。他强调,中华文明生于村落长于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人们心灵深处最具体的精神寄托。《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的出版推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前驻会副主任顾伯平
高文兵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胡彬彬教授团队始终牢记使命、坚守担当,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格谨慎的治学精神投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研究工作。《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的发布,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开创性成果,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胡彬彬教授作了题为《守护村落,记住乡愁》的主题演讲,并回答记者提问。他通过田野中发现的《群村永赖》碑及其所记载的苗族婚姻故事讲述了蕴含在传统村落中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并提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源’。”《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与保护现状的蓝皮书,对于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胡彬彬
发布会以图片展览、视频影像等方式展示了传统村落的自然美与人文美。现场还设置了体验区,非遗竹刻项目传承人张交云、李胜得先生,非遗苗画传承人梁德颂夫妇在现场为来宾演示了竹编工艺品和湘西苗画的制作全过程;青年演奏家陈依美智老师的琵琶演奏,带来了婉转清扬的听觉享受。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国土资源报、农民日报、人民网、凤凰文化、新浪读书、中国经济导报、经济时报、中国发展网等多家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